紅皮病銀屑病的護理方法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2-12-12 10:00:04
銀屑病是一種以紅斑、丘疹、鱗片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復發性皮膚病。中醫稱之為白、癬、蛇虱、干癬等。它可以發生在年輕人和年輕人身上,這在年輕人和中年人中很常見。一旦發生,病程長,易反復發作,難以治愈。如果用藥不當,或使用刺激性外用藥物,或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加重病情或引起紅皮病,因此護理尤為重要。近年來,筆者根據銀屑病中醫辨證分型,采用情緒護理、飲食護理、病情觀察護理、穴位貼敷護理、藥物熏蒸和藥物護理的綜合護理方法,對銀屑病患者的辨證分型進行臨床觀察和辨證施護,取得了以下臨床療效。男性表現報告如下。
血熱證。
相當于普通銀屑病的進行期。皮膚損傷不斷增加,顏色為紅色,篩查出血點明顯,鱗片增多,瘙癢明顯。怕熱,干紅,舌紅,苔薄白,脈滑數。護理方法:①情緒護理:由于本期病情發展迅速,大多數患者不耐煩、情緒緊張,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解釋本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后以及中醫的治療、護理方法和措施,以穩定情緒,消除疑慮,積極配合醫療護理措施的實施。②飲食護理:宜食用綠豆粥、苦瓜、芹菜、蘿卜、卷心菜等清熱食品,有助于治療,避免辛辣刺激食品。③病情觀察護理:尿短紅的,可以用60克茅根和30克茶作為茶;大便干燥、皮損紅的,可以用30克地黃和30克牛蒡沖洗;瘙癢,可以用30克儲蓄、30克地皮和20克白皮。藥物熏蒸護理:100克藥用生地、100克苦參、甘草、白鮮皮、60克地骨皮、30克大黃和30克芒硝。適量沸水融化后,放入熏蒸機艙,每次熏蒸半小時(如無條件,也可放入盆中,用浴罩熏蒸),每天一次。出艙時感冒,注意保暖。⑤局部用藥護理:第二天涂抹除濕止癢軟膏,每隔一天涂抹兩次。穴位貼敷護理:新黃片10片研究細節,冷開水貼在臍部,12小時用藥,每天一次。以上護理方法與醫生同時進行。
血虛證。
相當于普通銀屑病的穩定期或斑塊型銀屑病。病情穩定,皮膚損傷不擴大,或少數新皮疹,皮膚干燥,小腿脛骨前部苔蘚樣變化,或關節有皸裂、疼痛,或皮膚損傷肥大浸潤,延遲,伴頭暈、面色白、舌苔薄或舌瘀、點、脈澀等。護理方法:①情緒護理:由于病程長,部分皮膚損傷長期無法消除,患者有悲觀失望。應告知患者病情穩定,需要堅持治療,增強臨床治療信心,有助于提高療效。②飲食護理:宜食用三七鴨湯、銀耳湯、百合粥等清熱活血、如三七鴨湯、銀耳湯、百合粥等,幫助其活血潤膚。避免油炸、油炸和生氣,主要是烹飪食品。③病情觀察和護理:皮膚干燥、苔蘚樣變、地黃30g、玄參30g、麥冬20g沖泡茶;皮膚損傷肥大的人用10g桃仁沖洗;皮膚損傷的人用30g沖洗;皮膚損傷的人用30g沖洗。④藥物熏蒸護理:藥用桂枝、桃仁、丹皮、赤白芍、當歸、雞血藤、火麻仁各60g,熏蒸方法相同。⑤局部用藥護理:外涂紫草油(當歸、紫草、血竭、地黃,由我院制劑室制成),每天兩次。皸裂處用白色和適量,蜂蜜軟膏密封,每天換一次藥。⑥穴位貼敷護理:地黃、玄參、當歸各20g,除濕止癢膏適量膏,貼法同前。
濕蘊結證。
相當于膿包型銀屑病或掌趾膿包型銀屑病。主要發生在腋窩、腹股溝等屈側部位或掌趾部位。皮損呈紅斑糜爛,浸潤流滋,或掌趾有小膿包。伴有胸悶、發呆、疲勞、下肢困重,或下肢增多,呈黃色。舌紅、苔黃膩、脈數。護理方法:①情緒護理:濕邪纏綿難化,病程長,反復發作,患者煩躁焦慮。此時醫護人員要耐心引導,說明濕邪的特點,讓患者心中有數,消除煩惱,接受治療護理措施,有助于早日康復。②飲食護理:宜吃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薏米粥、山藥粥、紅豆粥、茯苓餅、冬瓜、芹菜、蘿卜等健脾利濕的產品。避免食用油膩、甜食或糕點等助濕生熱的食物。③病情觀察護理:對于有膿包的皮損,用金銀花、藿香各30茶;對于糜爛草,用30g沖茶,用車前草代替茶。避免油膩、甜食或糕點等助濕生熱食物。③病情觀察護理:用金銀花、藿香各30g沖茶。④藥物應用護理:皮膚損傷侵蝕、浸漬流滋病、苦參、黃連、茯苓皮、訶子、五倍子、半枯礬(根據皮膚損傷面積確定劑量),用沸水沖泡濕敷,每次半小時,每天3~,清熱濕潤,利水,收斂,減少滲漏。避免使用軟膏。局部藥物護理:對于膿包或無滲漏的皮膚損傷,使用適量的黃連,開水調整,每天2次。⑥穴位應用護理:蒼術、黃柏30g、藿正氣水糊4種。⑤局部涂抹香水
火焰證。
相當于紅皮病銀屑病。全身皮膚呈彌漫性潮紅、腫脹和浸潤,大量脫屑,伴有手掌和腳趾角化,指甲(腳趾)增厚,或伴有高熱和寒戰,關節腫脹和疼痛,頭痛,然后變紅,舌紅,苔黃油膩,脈紅滑數。護理方法:①情緒護理:該證書為重癥銀屑病,應采用西醫結合“>中西醫結合的治療和護理方法。醫務人員用適當的語言和表情向患者及其家屬表明,雖然病情嚴重,但可以避免易怒和恐懼,增強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密切配合,確保各種治療和護理措施及時到位,有利于疾病的治療。②飲食護理:服用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多喝果汁。高燒患者服用綠豆粥清熱解毒,幫助藥物解熱;頭痛、關節痛患者服用牡丹、甘草和薏苡仁粥緩解疼痛。避免辛辣、魚腥和其他助濕生火的食物。③病情觀察和護理:定期觀察體溫,呼吸和治療。如果高燒,用柴胡20g、黃芩10g、石膏30g、知母15g代茶;大便干燥者,用牛蒡子30g、生地黃0g代茶。熏蒸護理:石膏300g、知母10g、地骨皮、丹皮60g、梔子、赤芍、槐花、地黃、麻黃30g。熏蒸方法和以前一樣。⑤局部用藥護理:皮損潮紅者、地黃、甘草適量,開水沖泡后外敷,每天3~6次;脫屑多者,紫草油(見前)外,每天數次;手指(腳趾)甲增厚者,涂抹潤膚霜(地黃、玄參、桃仁、紅花等。)...上述藥物應小面積試用。觀察無不良發應時,大面積用藥。避免外用強烈刺激性藥物,以免加重病情。⑥穴位貼敷護理:地黃、赤芍、丹皮20g、白芷10g。清開靈注射液調節膏。
討論
中醫護理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醫生高度重視臨床護理,強調護理的重要性。根據臨床護理觀察,銀屑病的發生和加重超過80%與情緒有關,使患者感到舒適,建立臨床治療的信心,有助于盡快康復,減少疾病的復發。其飲食應避免,這不僅有助于藥物的療效,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復發的機會。由于一些患者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而誘發。根據病情選擇藥物沖洗代茶的方法也是內服藥物的補充。清代徐靈胎先生說:外治可以補充內服湯藥的不足。藥物熏蒸、穴位敷料和局部敷料不僅可以使藥物直接進入病房,還可以通過皮膚和經絡穴位發揮藥物調節臟腑功能、扶正祛邪的作用。與內服藥物相比,它可以同樣美妙。這樣,內外兼治、綜合護理、多管齊下,可以提高療效,促進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