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野鯉在自然環境中的特點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3-07-27 10:00:07
1、選擇網箱位置。
該網箱位于甘南縣嫩江西岸的一個江岔中,具有以下特點:
1.水面寬闊。
水位穩定,背風向陽,水深4米以上,環境安靜,水質清新,無污染,pH值7.0~7.5,酸堿度為中性堿性水質。
2.該地區的水體與嫩江相連。
水流相對穩定,水流速度一般在0.1~0.3m/秒,溶解氧豐富,含氧量約為5mg/升。3.水體透明度為40~50cm,每升水含浮游植物少于150萬種,浮游動物少于2000種。水質清新嫩滑,適合黑龍江野鯉的生長。
二、箱體放置。
1.網箱組成。
網箱由箱體、框架、浮子、沉子和固定設施組成。
(1)箱體:采用10個箱體,由聚乙烯編織網組成。無節光滑,不傷害魚體。網格定型不變形,箱體柔軟,問題易縫合,不易開孔逃魚,成本低,安全性高。
(2)框架:懸掛箱的支架由鋼管、塑料管等材料組成。將箱體固定在框架上,以便于箱體打開和形成。
(3)浮子:以硬吹塑制成的浮桶為浮子,堅固耐用,浮力大。
(4)沉子:由直徑25mm的鋼管制成,放在箱底,既能打開底網,又能作為沉子沉箱。
(5)尺寸及形狀:中型箱,箱體為長方體,長5米,寬4米,高2.6米。
2.網箱裝置。
(1)浮動網箱:盒子的網大綱綁在鋼管綁定的框架周圍,網大綱周圍有沉淀物,框架兩端用繩子和錨綁在一起,上口用網密封,框架綁在桶浮子上,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水與嫩江相連,水面開闊,為了增加抗風性,采用多箱浮動安置網箱,其中15箱串聯成一行,兩端用錨固定,共2排,計算30箱,排與排之間用框架材料連接。
(2)網箱設置的水層:網衣入水約2米。
三、魚種放養。
1.魚種入箱前的準備。
下水前仔細檢查網箱。魚種入箱前3~5天,應提前安裝網箱,放入養殖水域。網衣浸泡附生藻類后,可放入魚箱。
2.放種時間。
5月15日至17日,以早入箱、早開食為原則,選擇晴天無浪魚種入箱。
3.放養規格。
品種為優質黑龍江野鯉,體重80~100克,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害。4.黑龍江野鯉魚種6150公斤,單箱魚種205公斤,平均每立方米水量5.125公斤。
四、飼養管理。
1.合理喂餌。
以人工飼料為主,制成顆粒喂養。主要成分為干雜魚(或魚粉)30%、豆粕37%、玉米15%、麩皮15%、添加劑3%、粗蛋白質35%~40%、粗脂肪5%~8%。喂食量為:5月8%、6月14%、7月30%、8月32%、9月16%。
(1)定質:飼料應新鮮、適口、腐爛、變質。不要喂魚。為了預防和控制魚類疾病,可以制成誘餌。
(2)定量:定量是根據魚體大小,在不同季節,時間有節制地合理投喂。
(3)定時:一般每天喂3~4次,8-9:00,14-15:00,18-19:00;7-9月,魚類生長旺季每天可喂4~5次,分別為6-7:00、9-10:00、12-13:00、15-16:00和18-19:00。
(4)定位:在網箱內設置誘餌平臺,防止浪費,便于檢查攝食情況。它可以用篩墊紗布制成,懸掛在水下40厘米處。
2.日常管理。
網箱養魚日常管理的內容主要是防病、防逃、防敵。日常管理不僅影響產量,而且直接關系到網箱養魚的成敗。
(1)定期檢查網箱。網箱養魚最怕網破逃魚。每周檢查一次。一般來說,在風浪較小的天氣,應在早上或下午進行檢查。應特別注意水面下30~40cm的網衣。由于漂浮物和水老鼠等敵人的沖擊,很容易損壞逃魚。
(2)防風防浪。洪水來臨前,檢查框架是否牢固,加固錨繩和木樁,防止網箱沉沒和被洪水沖走,防止被浮物撞擊。
(3)及時移動箱子。干旱期間,水位下降,網衣有擱淺的危險。將網箱移至深水位;洪峰到來前,將網箱移至緩流處,避免洪水沖擊。如果污染水質進入箱內,應及時將網箱移至安全合適的地方。
(4)防止有毒污水流入網箱區,防止盜竊、人為破壞等。平時做好生產記錄,詳細記錄每箱魚的投放時間、數量、重量、規格、飼料用量、水溫、天氣條件、魚病用藥類型和用量、產量、出箱規格等原始資料,便于生產總結和成本核算。
(5)清潔網箱。網箱下水3~5天后,會附著大量污垢,被一些藻類或其他生物附著,稱為泥苔。嚴重時堵塞網眼,影響網箱內外水體交換。一般水面下1米水層最多。如果不及時清洗,很容易導致箱內水質惡化、缺氧、缺餌,影響魚類生長,所以要清洗網箱。主要采用人工清洗,通常每5~17天提起網衣,用掃帚、樹枝、刷子等。
五、病害防治。
在養殖過程中做好魚病防治工作,主要采取以下預防措施:
1.食堂消毒。
食臺附近掛著40克漂白粉袋。每兩周更換一次。
2.喂藥餌。
在高溫易發病期間,在每公斤餌料中加入1.5克土霉素粉,連續喂食2~3天,防止細菌性魚病的發生。
六、養殖結果。
5月17日開始喂食,9月28日出箱,共收獲49200公斤商品魚,單箱產量1640公斤,平均每立方米水產品魚41公斤。本次養殖出箱魚最大的特點是出箱規格整齊,平均尾重0.75公斤,呈紡錘形,強壯美觀,跳躍有力,背部灰黑,身側金黃,腹部銀白,臀鰭和尾鰭下葉呈橙色,達到了黑龍江野鯉在自然環境中的特點。
七,討論
1.水域選擇。
選擇優質水體是網箱養殖的前提。網箱養殖是將盒子放入水中,對水質要求高。水底平坦,風浪小,水位相對穩定,水深2.5米以上,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溶解氧豐富,背風,陽光充足,水流微。
2.魚類規格。
品種優良,體質強壯,無病無傷。由于鯉魚是食用魚,網箱養殖密度高,主要是人工飼料,魚類搶食激烈。如果規格不均勻,會出現兩極分化和大小不均勻的現象。因此,在養殖過程中應進行多次檢查,發現魚類生長不均勻。當有特大或特小個體時,應將其取出并放入個體相似的盒子中。
3.餌料質量。
全價適口餌料是網箱養殖成功的基礎。黑龍江野鯉是一種集約化養殖,投資高,風險大。因此,為了保證魚類的快速生長,應根據魚類的生理特性,在不同的生長時期準備全價適口的餌料。同時,應采用科學的喂養方法,以達到最佳效果。
4.防逃
網箱放置在自然水域。一旦破箱,損失將非常嚴重。因此,網箱養殖必須經常檢查、整理、維護、清洗網箱、排放污渣和定期安全檢查。防止魚類逃逸是網箱養殖成功的關鍵。
5.防病
網箱內水體交換快,魚類活動快。此外,洗箱檢查次數多,容易發生碰撞,造成魚體損傷,增加染病機會。一旦發病,它很容易傳播和傳播。因此,要認真操作,防止魚體受傷,減少病原體傳播,做好日常管理等措施,切實做好藥物防治工作,以預防為主,輔以治療。這是網箱養殖成功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