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演唱的第二次創作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4-02-27 10:00:07
民歌演唱藝術在我國民族聲樂藝術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歌手將音符和文字轉化為聲音的過程是藝術再創造的過程。一首好歌只有通過歌手的二次創作,才能從紙上站在舞臺上,感染和廣泛傳播,深入人心。因此,民歌歌手必須提高文化素質,用心唱民歌。
首先,充分理解歌詞和樂譜的內涵,讓作品站起來。
歌詞和音樂是歌詞和歌曲作者智慧的結晶,充滿辯證統一。但與此同時,它們是靜止的,放在紙上的。讓一首好歌變成三維、時尚、充滿活力和持久,甚至成為經典。歌手必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理解歌詞和歌曲的內涵,挖掘歌詞和歌曲作者在音符中所包含的深刻感受。從政治、經濟、文化等不同層面理解作品的內涵,從歷史、現代、民族的不同背景理解作品的意義。這就要求歌手具有較高的文學修養,對天文地理了解較多,對古代、現代、國內外略有了解,具有豐富的經驗和經驗。學習進步,從多方面吸收知識和營養。對西方音樂和美聲唱法有一個大致的把握。廣泛涉及中國多民族文化、多民族歌曲的演變過程等知識,準確把握民族唱法的速度、音色、語氣、潤腔等知識??囱劬Γ牰?,成為你自己的創作靈感。在理解和消化歌詞和歌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音樂的想象力,將自己變成歌詞和歌曲的藝術角色,樹立正確的音樂形象,沉浸其中,唱歌會真誠,音樂角色會栩栩如生。一部作品將變得無形和時尚,站在舞臺上,刻在歷史上。
二是正確運用聲音,演唱民族風格,讓作品美起來。
民歌演唱者在詮釋不同民族、不同風格的作品時,需要不同的聲音方式來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用聲音來表達民歌的美。這是民歌二次創作的重點。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民族的語言、語調、地理環境、生活習俗和民間時尚也不同。民歌的旋律和魅力也不同。民歌中的勞動號、時政歌、生活歌、多民族情歌等音樂風格完全不同。唱不同風格的民歌聽起來很美,很醉人,很感人。歌手需要有扎實的基礎和獨特的技巧,恰當地表達聲音,恰當地掌握溫度,體現民歌的地域風格、時代風格和個人風格。音樂是一門無形的時間藝術,民歌的特點更加突出。民歌歌手必須在詮釋歌詞和歌曲創作意圖的基礎上,充分把握和理解作品的風格,然后用自己獨特的聲音和風格再次創作作品。無論是原生態民歌,還是少數民族的小調、情歌、民歌、兒歌,他們都會用不同的風格和特點生動地表達作品的豐富內涵。除了美妙的聲音,歌手還應該有能力控制各種聲音和角色。例如,草原上的民歌應該有穿透力;陜北民歌應該高大有力。另一個例子是搖籃曲應該柔和甜美;船員的號碼應該整潔有力等等。歌手應該創造性地提高和粗體他們的作品,以詮釋音樂的所有意義,讓觀眾吃飽,回味無窮。
三、藝術處理恰到好處,演唱韻味十足,讓作品打出去。
對于民歌演唱來說,歌曲的結構、曲體和調節旋律的起伏,包括歌唱的速度、力量、音色和伴奏都非常重要。在藝術處理方面,首先要定位歌曲的性質,控制歌唱情緒,找到整首歌的紅線,確定歌唱的高潮和水平,區分強度、重量和速度的變化。確定哪一段是鋪墊,哪一段是高點。民歌唱歌就像寫一篇文章,歌曲就像看山一樣快樂。只有分散的高度和速度才能反映作品的美和動感。作曲家不能為一首歌提供魅力。歌手必須在第二次創作的過程中體驗、挖掘和創作。你對歌詞和歌曲的理解越深刻,你的歌唱經驗就越豐富,你所表達的民族魅力就越充分。民歌演唱的第二次創作也應該挖掘一些潛在的東西。好的歌手應該注意弦外之音。直截了當的歌唱不能表達民歌的特點。只有在徹底理解和準確內涵的基礎上,根據情感需要,自然地運用和過渡通風、裝飾音、顫音、滑音、依音等方面,唱出民族、地域和語言的特點。在歌唱中,歌手應該調整到興奮和興奮的狀態,放棄所有的雜念,以充滿激情和放松的狀態進入歌唱。只有當情感解放時,他們才能有自然舒適的聲音效果和更完美的情感表達。聲音和情感是辯證的統一。民歌演唱不僅取決于聲音、呼吸和共鳴。歌唱是一種全心全意參與的表演藝術。只有充滿情感和技巧的結合,才能達到發自內心的效果,作品才能戰斗和激勵人們。實現民歌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