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動作與內心動作的區別
來源:投稿網 時間:2024-01-30 10:00:08
從理論上講,舞蹈動作是一種組織、精煉和美化的人體動作,而舞蹈語言是由多種舞蹈動作組成的。為了進一步解釋舞蹈動作和舞蹈語言之間的關系和區別,我們還必須找出舞蹈動作形成舞蹈語言的兩個中介概念——舞蹈組合和舞蹈語言。
舞蹈組合是舞蹈動作組合的縮寫。它是由兩個以上的舞蹈動作組成的標題。舞蹈組合的功能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舞蹈基本訓練的動作組合,如手上舞蹈動作組合、舞蹈動作組合、旋轉舞蹈動作組合等;一種是表達一定情感或思想的舞蹈動作組合,如快樂的舞蹈動作組合、失望或遺憾的舞蹈動作組合等。前者一般不起舞蹈語言的作用,后者可能成為舞蹈語言的一部分。
舞蹈語言交流是構成舞蹈語言材料的總稱。它包括所有的舞蹈動作組合,以及舞蹈構圖、舞蹈場景、舞蹈生活場景等。不同的民族和不同風格的舞蹈形式(如中國古典舞蹈、芭蕾舞、現代舞、民間舞蹈等)都有自己的舞蹈語言交流系統。
舞蹈語言由舞蹈動作、舞蹈組合和舞蹈語言組成,但也必須具備以下前提因素:第一,具有一定的表達功能;第二,具有表達抽象精神內容的象征功能;第三,具有隱含概念的隱喻和意義功能。
舞蹈語言是舞蹈創作的主要表現手段。塑造人物、表達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描繪人物行動的環境和特寫氛圍都離不開舞蹈語言的各種藝術表達功能。也可以說,舞蹈作品是以舞蹈語言為主體的審美實體。
從舞蹈語言的結構層面來看,它大致可以分為舞蹈單詞(舞蹈姿勢的動作過程)或復合舞蹈動作(兩個以上舞蹈姿勢的復合動作過程)。從其功能和功能的角度來看,舞蹈動作可分為:表達動作;再現動作,又稱表達動作或說明動作;具有裝飾和組織功能的動作,用于連接和組合相同性質的動作和不同性質的動作,具有美化和裝飾效果。這三種舞蹈動作的各種組合、發展和變化可以在舞蹈語言中形成舞蹈句子和舞蹈段落。
舞蹈句子(舞蹈句子)由一個以上的舞蹈單詞組織,表達了相對完整的舞蹈組合的意義,是舞蹈的單一部分。舞蹈句子的組成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舞蹈動作的形象應確的。其內在意義應易于觀眾感受和理解;第二,舞蹈動作的組織聯系應平穩,注意高度、重量、剛度、柔軟、動作、對比變化,使其具有舞蹈形式的美;第三,舞蹈動作的安排和組織應根據作者獨特的表達方式構建,呈現個性特征。
舞蹈段落(舞蹈段)是由幾個舞蹈句子組成的一個相對完整的內容片段。它要么展示某些情節事件的發展,要么描述人物在特定環境和條件下的內在精神世界,要么創造藝術表達所需的藝術理念。一部舞蹈作品由幾個舞蹈段組成。
說到舞蹈動作與舞蹈語言的關聯,還必須關系到舞蹈動作語言與舞蹈內心語言的關聯,這是另一個重要的藝術話題。
舞蹈藝術是通過內心的運動和情感來控制外部的運動。即使是舞蹈的困難技巧也服務于一定的情感和情感,或者服務于人物的情感和情感環境,以襯托和渲染人物的情感。因此,舞蹈的身體動作與內心動作的外化;舞蹈的內心動作也通過身體動作來表達。作為一名舞者,其身體動作與內心動作有機統一,相輔相成。例如,著名的芭蕾舞獨舞《天鵝之死》通過簡潔的身體動作——手臂波浪顫抖,腳趾不斷地斷裂和行走,完美地展現了對生命的渴望和對死亡的抵抗,細膩生動地展現了天鵝的生死內心動作,實現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例如,張繼剛編舞的大型群舞《我來自黃河》屬于民間舞的范疇。它通過習俗和民間的身體動作,展現了黃河兒童內心深處的隱忍、開拓、堅定和進取的心理動作和個性動作,也實現了身心的融合。另一個例子是男子獨舞《殘春》,它還通過舞者的身體動作語言,展現了人們對殘春的優雅內心動作。至于楊麗萍的女子獨舞《雀靈》,孔雀的身體美和心靈美結合在一起,包括手指、手臂多變的姿勢和腰部、胯部美麗的身材、同靈美麗的孔雀的身心。可以看出,舞蹈身體動作語言和內心動作語言也應該完美結合,相互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