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播與版權投稿地址
傳播與版權詳細信息
傳播與版權
傳播與版權投稿要求
傳播與版權雜志投稿須知:
1、《傳播與版權》稿件應符合本刊的定位、欄目設置和風格。
2、《傳播與版權》字數應控制在8000字以內。應使用規范文字,各種數學、化學及結構式應正確無誤,物理量和單位符合國家標準。計量和計數單位前需使用阿拉伯數字,外文字母、上下角標、黑白體、大小寫應準確表達,對易混淆的請用鉛筆標注。
3、《傳播與版權》稿件須注意著作權問題,堅決反對抄襲,如被發現,后果自負。
4、來稿請注明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詳細通訊地址、郵編、電話(手機、座機)號碼、電子郵件地址等。
5、請勿一稿多投,二個月內未收到采用通知的稿件,作者可另行處理。
6、投稿請以Word格式發至電子郵件。
傳播與版權雜志簡介
《傳播與版權》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2013年創刊,國內刊號為45-1390/G2,主要欄目傳播理論與傳播史;新聞學;編輯出版;廣告學;影視傳播;新媒體;媒介與文化研究;媒介經營管理;教育傳播等。
傳播與版權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傳播與版權參考文獻
德克薩斯論壇報:數據新聞實踐探析
數據新聞隨著數據時展,已逐步由新生產物融入國內外新聞報道中,為疲軟的傳統新聞產業帶來新的活力。其中,2018年美國數據新聞先行者《德克薩斯論壇報》用戶增長達到2010年的8倍,彰顯著數據新聞發展的巨大潛力與生機。文章旨在從內容、用戶、盈利模式三方面探討《德克薩斯論壇報》的數據新聞發展策略,為我國新聞媒體數據新聞發展提供參考意見。
《大清報律》芻議
《大清報律》是晚清政府為適應“新政”需要,仿照歐美、日本等報律而制定修成的新聞律法。立法主體和法律文本比較完備和規范,確立了報業活動應遵循的一般原則,并得以在全國范圍內頒布實施,為早期報業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是一部基本符合現代法律精神、較為成熟實用的新聞專律。
報媒的“云時代”發展趨勢--從《京華時報》談起
數字化浪潮和三網融合的背景下,傳統的紙質媒體勢必會受到新媒體的沖擊,而紙媒在數字化轉型中不但沒能借助數字技術來完成搶占市場的任務,反而逐漸喪失了主動地位,被迫淪為新媒體的使用工具。而《京華時報》云報紙的誕生卻讓報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云報紙為紙媒的未來發展開辟了一條生存之路。
社交媒體頭像的分類及其背后的心理因素探析--以微信頭像為例
根據性別、年齡并參考學歷、職業因素,選取了8位訪談對象,主要運用深度訪談法,輔以文獻分析法與參與式觀察法對其微信頭像進行觀察、求證、交流后,歸納出微信頭像大致可分為自我激勵、優點放大、個人興趣與情感宣泄四類,背后折射出精神偶像、印象管理、自我認同、內心釋放等心理因素,影響了用戶對頭像的選擇與使用。
人工智能時代“媒介即訊息”再審視
麥克盧漢的“媒介即訊息”理論提出拋開內容談媒介,強調媒介本身的重要作用。媒介本身的作用超越了內容,但由于媒介的效果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顯現出來,內容往往掩蓋了媒介本身的影響力。媒介概念的范圍十分廣泛,在與人的交互中媒介本身就在傳遞著訊息,在媒介所引起的可能性影響或者帶來的社會變革方面,媒介本身比內容更有意義與價值。人工智能...
熱門評論
已投稿近3個月,杳無音訊,一問說是第一個審稿專家沒給看,換人,要再等三個月嗎,悲催!
這個期刊審稿周期不定。我的稿件是11月18號投遞的,到今天為止還沒有收到任何消息,期間催稿一次,編輯說很快就會有消息,可是到今天為止還是沒有消息,真是好著急呀
真是開卷有益,剛剛閱讀就發現每個作者的觀點站的是那么高,看到是那么深遠透徹,相當有指導意義。再說書本身質量,簡直就是精品。翻的時候都小心翼翼。希望它能給更多人指示。
6月初投稿;9月初審回,專家提了一些修改意見,小修返回后錄用。審了超過3個月,可能是因為內容不容易找審稿專家,系統中看到6月初初審通過后,8月中旬才送外審,8月底審回,但是錄用后見刊比較快。贊一下雜志編輯很認真,很仔細,態度也挺好,該期刊對文章要求還是挺高的。
3月下旬投的稿,1個月后審稿意見返回,大修后2個月不到錄用刊出。從反饋的結果看,審稿還是很認真的,編輯非常敬業,認真嚴謹,標點符號都注意到了。傳播與版權雜志是不錯的期刊!
我第一次有幸進入傳播與版權終審,雖然修改內容未能達到終審老師要求,但覺得老師提出的意見頗為中肯,有助于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內容豐富,價格很劃算,性價比高,不錯,物有所值,非常滿意,贊一個。快遞也非常給力,投稿網發貨也及時,很不錯,看完繼續推薦朋友來買!
一個月左右問了審稿意見,審稿意見很中肯,認真修改后被錄用了。傳播與版權審稿、刊用速度較快、編輯認真負責,審稿結果需自已打電話或email查詢,編輯部不主動通知。
投了傳播與版權就被錄用了,很快的,對于要求不高,只想著急投文章的同學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5月28號投過去,沒有修改,7月14號直接就告訴我接收了。推薦大家投稿。
從收稿到意見大概是35天左右,還是比較快的。傳播與版權審稿較為正式,審稿意見中肯、到位,審稿專家水平很高;審稿周期較短。未錄用的稿件是不收審稿費的。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